近年來中國居民收入在不斷增加,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經濟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8%。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講究,譬如在床墊的選擇上,在追求質量與舒適度的同時,對于時尚性與輔助功能也越來越看重,而這些需求的轉變,正在持續拉動市場上記憶棉、乳膠床墊等中高端床墊的消費。那么就目前國內床墊品牌發展狀態而言,是否能滿足國人這種愈加強烈的中高端需求?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與以甄選高性價比優質床墊為運營管理理念的,全球進口床墊直供平臺“優眠嚴選”創始人鐘濤先生,圍繞“床墊品牌全球化”開展深入探討,以下為本次探討部分內容分享。
國內床墊行業發展后人一步,龍頭領軍品牌暫缺
相比美國等先進國家長達近百年之久的床墊發展史,中國床墊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歷史要追溯到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應改善,而這一變化也帶來了對床墊的空前需求,“彈簧床”才開始規模性地走進千家萬戶。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隨之而來的是床墊生產企業的大量涌現,迄今市場發展已有數十年時間。但由于缺乏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無論是生產制造工藝與產品質量,國產床墊都比美國等先進國家要稍遜一籌。
即使是發展至今,根據行業公開資料顯示,國內的全國性床墊品牌仍然是如數家珍。截止2018年,國內床墊品牌雖已有上百家,但規模性的僅有一百多家,而年產能力在20萬張床墊以上的企業,更是只有20多家,即使是國內四大較大規模的床墊品牌慕思、穗寶、喜臨門、雅蘭的總市場占有率也僅僅只有個位數。這顯然與美國四大龍頭床墊品牌舒達、席夢思、絲漪、泰普爾高達70%以上的占有率相比,有著較為顯著的差距。
國內床墊品牌已難以滿足人們中高端消費需求
根據相關部門預測,2020年,床墊的內銷規模有望達到790億元,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床墊生產基地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但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國產床墊品牌能否完全自主消化?答案是仍未可知。
21世紀以來,我國已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國民消費水平逐漸接軌國際化,中低端產品基本已難以滿足人們更高品質的追求,日常消費傾向也逐漸向中高端產品迅速轉移。此時,由于國內生產技術與研發經驗十分受限,目前國內龍頭床墊品牌無論是品質、口碑還是工藝,與國際TOP10品牌譬如席夢思、舒達、絲漪、臥皇等相比,仍然有著不可忽略之差距。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國內進口業務的發展勢如破竹,大批生活用品、化妝品、服裝、飾品等國外中高端奢侈品牌邁進國門,品牌全球化已然是大勢所趨。而在一點在床墊的需求上,尤為明顯。
品牌全球化大勢所趨,優眠嚴選創新推出S2B2C模式
雖然品牌全球化是發展趨勢,但由于目前國內尚缺少一個整合全球化床墊品牌的專業平臺,外國優質品牌進入中國由于受到關稅及層層代理商環節的中間加價影響,待真正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價格往往增加了2到3倍,而這也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如何才能真正滿足人們在生活中日益加劇的高品質追求?一是徹底顛覆層層中間代理商的傳統模式,由國外生產廠商直達國內C端消費市場,為C端消費者帶來真正高性價比的優質進口床墊品牌;二是不斷提高國內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嚴把質量生產關,從生產技能、工藝、用料等方面入手,向國外優秀床墊品牌生產技術學習借鑒,逐步實現品牌實力與國際大牌并駕齊驅,讓國人真正用上更高品質的中高端國產床墊產品。
在這一點上,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全球進口床墊直供平臺優眠嚴選已率先做出了表率——創新推出S2B2C模式,跨過層層中間商,引進全球優質品牌,一方面滿足國內消費者更高品質的產品需求,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更優質的進口床墊;另一方面通過引進國外優秀床墊品牌,促進國內品牌良性競爭,從而實現推動國內床墊行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