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家居建材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從只關注經濟增長轉到關注更長遠的發展——產品原創。這在燈飾行業也不例外。然而,縱觀近幾年的各大燈飾展,產品創意抄襲問題一直層出不窮,從品牌名稱到門店建筑外觀再到產品設計,都被一一抄襲模仿過。眾所周知,產品抄襲不僅會對產品的原創性造成破壞,更會對企業的名譽造成損失。如何在當前這個混亂的市場中保持產品的獨特性不被破壞?這需要整個燈飾行業一起努力去攻克的難題。
燈飾企業需多管齊下遏制抄襲(圖片來源網絡)
展會抄襲事件頻現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燈飾需求的不斷變化,促使燈飾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推出新款、新風格的燈飾,既滿足大眾不同需求,也能使企業在競爭中取勝。隨著燈飾行業日漸發展,燈飾設計抄襲、仿造等侵犯知識產權的事件也日益猖獗,許多家居展會上一眼望去,相似的產品太多了。盡管展會是一個行業交流的平臺,但依舊是許多小品牌抄襲的大舞臺。
業內普遍感嘆維權難
盡管家居行業內侵犯知識產權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但是侵權賠償額低,訴訟難成為普遍現象,企業的維權能力有限,業內普遍感嘆維權難。在燈飾產品的外觀專利維權過程中,維權成本高、費力不討好的情況令很多原創企業感到頭痛,打侵權官司得不償失的現實情況讓很多原創企業寧愿對侵權行為忍氣吞聲。
多管齊下遏制抄襲
事實上,面對家居行業不斷曝出的侵權案例,僅依靠個別企業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應從法律、行業組織和企業三方面入手,使各方在維權過程中都發揮作用,才能遏制抄襲行為。如今,仿制燈飾已成為一個產業鏈,要想真正解決仿冒問題,必須從產業鏈的上游著手治理。只要消費者在市場上買不到仿冒產品,那么仿冒產品自然也就無處生存。
在燈飾行業,“抄襲”對各大正牌商家來說是對其產權極大的侵犯,也不利市場的公平競爭。要想讓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只有政府、企業、協會一同作出努力,整個行業的剽竊行為才能漸漸被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