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全球化趨勢下,如何打造國際知名品牌,走入國際市場一直電工企業深思的問題。雖然我國近年來,電工行業取得了飛速的進展,但在現今國際市場上,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品牌影響力弱、競爭力低等缺陷。因此,對電工行業來說,進軍國際市場將會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一帶一路”政策帶來新機遇 電工企業要如何抓住?(圖片來源網絡)
面臨大而不強的尷尬 中國電工需要來一場“品質革命”
近幾年,我國電工行業在國內市場迅速崛起,但面臨大而不強的尷尬。中國電工自主品牌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國際知名品牌零的尷尬、品牌影響力弱、品牌話語權小、品牌價值低、品牌總體形象欠佳等問題。
當然,成長中遇到問題在所難免,而且我國電工品牌現在遭遇的問題,國際知名品牌或多或少也曾經遇到過。我國電工品牌完全可以通過調整經營策略來應對“成長的煩惱”。
我國電工品牌的整體市場在持續增長,蛋糕在做大,企業只要具備足夠的內功,沒有理由吃不飽、吃不好。同外資品牌相比,在市場熟悉度和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方面,我國電工品牌無疑更有優勢。
加快打造響亮的中國電工自主品牌,擴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僅是中國電工品牌、電工產品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國電工產業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的重要舉措。中國電工需要來一場“品質革命”,以品質倒逼產業升級,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讓中國“電工制造”加快走向“電工品牌”。
電工行業結構調整需加速 “一帶一路”政策帶來新機遇
當前,我國電工企業過多、過散,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甚至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惡性竟爭,價格戰風起云涌。未來電工產業格局將會形成由少數幾家集團組成,企業今后不再只是電工類企業,而是綜合性的,集生產、服務等一體化的企業集團。而那些中小型電工企業將會逐步被分化和蠶食。
這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電工企業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應加快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加快向服務商轉型,實現轉型升級。“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概念的推出和執行給出了一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進行轉型,精耕細作,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初衷來看,不單是新一輪的國際化求增量,而是真正的全球化新戰略,實現全球一體化的共創共贏。
對于電工行業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帶一路”將給我國的電工行業帶來商機和發展方向,并加速行業洗牌和企業的轉型升級。而當我國電工品牌出了國門,卻免不了要面對鮮為人知的尷尬,畢竟,到目前為止,我國電工自主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是不高。
所以,電工行業要緊跟“一帶一路”戰略步伐,抓住廣闊的市場空間,大施拳腳,加快打造響亮的中國電工自主品牌,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電工行業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只有這樣,才能賦予中國電工品牌在全球的新競爭力,才有希望真正走出國門,為人所熟知。
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電工企業還需抓住機遇,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迎接新一輪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