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制造”在被定義為是廉價勞動力的象征,代表著生產技術的落后和質量的欠缺。如何摘去“國產不如洋品牌”的標簽,成為了國內眾多制造企業努力的目標。
在家庭安全用電領域,公牛插座正是實力派制造企業的代表。為了提升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公牛集團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構建起前瞻性研究、產品策劃、研發三位一體的產品創新體系和團隊。值得一提的是,2019-2021年,公牛研發投入呈現逐年遞增態勢,分別達3.93億元、4.01億元、4.71億元。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常年維持在10%左右。截至2022年6月底,公牛已獲有效專利授權1990項。
除了在研發能力上下功夫,公牛還不斷提升材料成本。為了拿出超越同行的安全產品,公牛僅在材料成本上的投入,就是同行的兩倍之多。這種做法極大地提高了成本和產品價格,大大增加了公牛插座的安全性,但這一行為也曾遭到同行的嘲笑,“把產品做那么好,用不壞,你的產品以后賣給誰?”然而,市場反應驗證了公牛的“先見之明”。2001年,公牛插座市場占有率躍升至第一,這一數據保持至今。
進入工業化生產時代,僅憑材料上的“舍本投入”顯然是不夠的,為此,公牛集團建立起了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在公牛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內,包含10個行業內高標準的研發、質量實驗室,900余名從事質量管理、實驗測試、檢驗分析與品管的專職人員,7000余臺實驗及產線自動化檢測設備等等,每一個公牛產品在投向市場前,都必須經歷低溫、高溫、拉伸、按壓、卷繞等一系列嚴格檢測,才能為用戶送上安全性能更高、產品質量更可靠的公牛插座。
強悍的科研實力、不惜成本的材料投入,以及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造就了公牛遙遙領先的市場地位。根據公牛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公牛營業收入為44.59億元,而到了2021年,該數據提升至123.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8.56%。2022年僅前三季度,公牛就實現營業收入104.74億元,同比增長16.22%。
10戶中國家庭,7戶用公牛。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公牛一直以來實力的象征。公牛以插座為起點,將產品線拓展至墻壁開關插座、智能照明、數碼配件、新能源汽車充電槍及充電樁等多元化領域,在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數碼配件三大賽道中,強化自身的制造實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布局,持續提升“中國制造”品牌形象,是公牛作為優質國產制造企業的堅持。
如今,“中國制造”不再是低質量的代名詞,許多像公牛一樣的實體制造企業,在不斷創新變革中,逐漸完成了中國制造“最后一公里”的拓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