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環保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創新展區在3號館正式亮相。以環保技術、節能與新能源、協同發展三大板塊為主線,展陳面積1000平方米,50家企業參與,展出150多項環保、節能、新能源技術和產品。中關村交出的節能環保產業答卷,成為“美麗中國,綠色北京,創新中關村”這一主題的最好詮釋。
據介紹,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過20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在改善大氣質量、水環境治理、固廢處理、生態修復、環境監測、資源節約、高效節能、可再生能源應用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實力雄厚的技術產品,一些自主創新的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為全國的節能減排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服務。
2014年中關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產業總收入5256.5億元,增長24.7%,利潤總額501.5億元,增長40%,企業數1733家,增長8.2%,從業人員23.6萬人,增長20.7%。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僅次于電子信息產業的中關村第二大產業集群。
據悉,近年來,中關村充分發揮示范區在環保、節能、新能源領域推動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的引領作用,提高中關村的國際國內影響力。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關村重點推出一批在河北、天津落地的中關村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促進京津冀地區高耗能、高污染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綠色”發展。
創新技術及產品集中亮相
記者看到,在中關村展區,主辦方以重大創新成果和前沿技術為龍頭,在大氣治理、環境監測、污水垃圾處理、生態修復等中關村優勢領域,重點推出了一批關鍵技術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品,突出展示中關村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最新成果。
在參展項目選擇上,更多關注了高成長的新興企業,為更多的新技術、新項目、新成果搭建推廣交流平臺。北京世能中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同時實現脫硫、脫硝、除塵、脫汞的一體化減排,具有零廢水、零固廢、占地面積小、副產物經濟價值高,實現100%回收利用;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的高有機質的有機肥料只需要1年,每畝僅投入0.4~0.5噸,一劑三效,具有鈍化重金屬、減少化肥、提升品質的作用。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起示范效應
據介紹,圍繞《中關村智慧環保治理京津冀環境污染行動計劃》,此次展覽還重點展示了一批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落地應用的節能環保合作項目和示范工程,推動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進行多平臺數據整合,實現環保信息數據共享交換和集中管控,助力產業改造升級和轉型發展。
“互聯網+”環保產業亮點多多
據介紹,在中關村展區,還重點展示了中關村利用信息技術領域優勢,在能源利用、污染源監測、水質監測、空氣監測、生態監測、環保數據管控、數據共享、監測預報平臺、固廢處理智能化等領域,引入互聯網思維,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與環保新能源技術的融合,促進智慧環境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