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宜家在溫州開了一家新店,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比以往宜家的規模“縮水”近二十倍。宜家的“妥協”折射出一個市場的大趨勢——網購或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居企業開拓電商渠道,鋁合金門窗企業也毫不示弱,緊跟時代的步伐踏上了鋁合金門窗品牌”電商化“的道路。
網購改變消費習慣 鋁合金門窗品牌“電商化”來勢洶洶(圖片來源網絡)
網購迅速演變成消費者的習慣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家居市場最主要的銷售渠道在家居品牌專賣店與賣場,占比超過50%,而通過網絡購買家居的消費者占比在30%左右,家居電商對整個市場的占比已愈發壯大。 那么,有哪些因素影響這這場變革呢?
消費者的習慣與認知是首當其沖的。近幾年,由于互聯網的發展與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網購迅速演變成為消費者的習慣,在2010年,僅有3%的私人消費來自于線上;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者總數近乎翻了三倍,達到4.1億,線上渠道的消費總額已占私人消費的15%;而專家預測,到2020年,私人網上消費將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長,并占私人消費總額的24%。而在另一項調查結果中顯示,完全依賴網購渠道的消費者已經超過1/5,而非常依賴(70%)網購的消費者也已占到58.90%,完全不網購的成為極少數(0.93%)。甚至有媒體稱:網購習慣“謀殺”了逛街隨機消費。
現時,互聯網移動端的發展也在加深這種習慣。如今,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實現網上購物。一方面,網購用碎片時間和突破地域限制來降低了消費門檻,使消費行為“更方便”;另一方面,在互聯網中,信息更為透明與對稱,同時帶來更多的選擇,讓消費者感到“更實惠”。網購帶來的消費習慣的改變,是家居市場走向互聯網化的重要誘因。 而對于家居市場來說,網購家居也同樣被消費者所接受和認知,由于年齡階層的需要,25-34歲的網購主力軍普遍面臨著置業、成家的問題,而家居作為剛需,兩者的碰撞將會進一步推動家居電商市場的發展。
鋁合金門窗品牌“電商化”已無可阻擋
現今,傳統鋁合金門窗銷售渠道已逐漸失去了各項優勢,呈現疲態。渠道鏈條的冗余,租金壓力讓產品價格失去競爭力;而傳統的鋁合金門窗展示方式,也難以滿足消費者日漸繁復的需求;甚至連“實體店有保障”也隨著市場的魚龍混雜,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換句話說,就是人們不愛逛賣場,人們也覺得你的產品價格和服務有貓膩。這并非空穴來風,在這個吃飯看電影都先要上網搜一搜各項評價口碑的時代,賣場確實還不能做到完全透明公開。即使標上“成本價”的產品確實是成本價,但是消費者不信,又有啥辦法呢?
此外,鋁合金門窗市場線上線下的融合已經初具規模,鋁合金門窗電商市場也日漸完備。連宜家這樣“刻板”的歐洲公司都開始做電商,越來越多國內的鋁合金門窗品牌也開拓了電商渠道,鋁合金門窗品牌的“電商化”已經無可阻擋。在傳統的鋁合金門窗銷售模式當中,產銷分離導致生產方缺乏與消費者的溝通,往往靠銷售人員的直覺——“哪個風格賣的比較好”,來給鋁合金門窗企業作反饋。而鋁合金門窗電商作為B2C模式,在數據采集、與消費者溝通方面做得更好,以此來對生產進行反饋。大數據帶來生產鏈條與消費關系的革新,換句話說,在數據的支撐下,消費者更容易在網購的時候找到“一見鐘情”的鋁合金門窗,這并不是偶然,而是早有“預謀”。同時,正如宜家用電商服務彌補陳列面積的不足,電商從根本上擺脫傳統賣場在展示面積上限制,從風格到種類,從搭配到選擇,電商能夠在接口上提升信息的密度。就像很多消費者會抱怨傳統賣場,“跑斷腿都沒挑到合適的”,因此,網購從時間成本到消費成本上都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
然而,鋁合金門窗電商化并不是萬能藥,宜家用電商服務來完善體系,也沒有離開地鋪的基礎。因此鋁合金門窗品牌也需要注重建設線下O2O體驗館。因為鋁合金門窗賣場或是實體店所帶來的體驗服務,是網購鋁合金門窗所無法企及的。只有推進傳統渠道與線上渠道的進一步融合,才能在企業競爭中占據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