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海信迎來50周歲生日。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海信集團如何規劃未來備受關注。細心的人可能注意到,周厚健在發表《50·海信仍少年》的主題演講時,先后三次提到一個詞匯——持續經營。這是為什么?
做生意和做企業有明顯區別
事實上,周厚健在企業內部曾多次強調,企業是一個持續經營的組織,企業所做的事情一定兼顧今天和明天。
他說,“做生意”和“做企業”有明顯區別:只考慮今天如何提高收入、提高利潤,不考慮明天的發展,就是做生意。做企業是任何事要考慮今天、明天的統一。企業發展要講長遠、講未來,這是企業經營工作的根本目的。
他在內部推薦《持續增長》《基業長青》等書目,并在工作中堅決摒棄投機、短視的做法。1996年,中國家電行業史上最慘烈的價格大戰開始,幾乎所有電視品牌紛紛跟進。海信是少有的宣布不參與價格戰的企業,而是以提高技術質量和服務來應對。2013年前后,互聯網電視企業低價切入彩電行業。海信的態度同樣是不跟隨。
海信激光顯示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劉顯榮曾舉例說,市面上有一些打著激光電視旗號賣產品的的投影廠商,這從來不是海信的選擇。“周董要求我們要做一個穿鞋要走正路、要走長遠路的一個企業。我們的激光電視從一開始,是朝著電視的指標定義的,不走投影機那種兼容、對付著用,或者改一改像激光電視的東西。”
在海信,上上下下已經形成共識:只有立足長遠,著眼于長期,在技術上不斷改革創新、更新迭代,才能讓企業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鈍感力和定力,是“進化”的保障
海信的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更能體現出持續經營這一理念。
無論是激光電視,還是智能交通,亦或是光模塊產品,這些行業內優勢明顯的冠軍企業無一例外都走過了類似的路徑——總是走著人才引進、建立課題組、建立研究所、設立新的公司的程序。所用的時間都在10年左右。
也是因為如此,海信被觀察者備注上了“長期主義”的標簽。
“從消費電子和家電產業起步,卻穩步邁向了高科技產業,并不斷積蓄著技術能量。我們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上用了漫長的十年、二十年證明:只有持續經營戰略才能帶來長期繁榮、才能孕育出厚積薄發的力量。”周厚健演講時表示。
“永續經營”被寫進企業價值觀
“50·海信仍少年”是海信50年慶典晚會的主題,也是周厚健講話的主題。可以說,走過50年的海信,始終保持著少年的意氣風發和活力,其中的一大秘訣就是堅決踐行持續經營理念。
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描繪未來,周厚健又兩次提到“持續經營”——“我們也要甘做后人的人梯,堅持持續經營理念,摒棄短視,絕不投機…… 建‘百年海信’,就應該胸懷強烈而持久的愿望,傾注全部的感情,長期、持續經營下去。”
當天,周厚健宣布全面升級企業愿景及價值觀。他說:我們將以“建百年海信,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品牌”為愿景,以“用戶至上、務實創新、誠實正直、永續經營”為價值觀,去擁抱世界,感恩用戶。
這是“永續經營”正式寫進企業核心價值觀,而這意味著這要成為海信人必須堅守的準則。而這,是實現“建百年海信愿景”的重要依仗,也是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