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近兩年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大額融資不斷,價格戰也打得猛烈,C位之爭如火如荼,當然也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然后黯然離場,比如曾紅極一時的掌門之星。在智能鎖普及的過程中,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小編認為智能鎖走向普及,必然要經歷以下3個階段。
1、異常猛烈的價格戰
智能音箱自進入市場以來,就一直打價格戰,巨頭瘋狂燒錢補貼,試圖爭智能家居入口,但是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不過,智能音箱確實很快崛起為最受消費青睞、接受度最高的智能家居單品,而且銷量一直領跑智能化市場,這也算是不枉費各路玩家的搖旗吶喊。
在2018年下半年,一場關于智能鎖的價格戰逐漸拉開序幕,米家售價1299元的智能鎖,360售價999元的智能鎖,鹿客價格低至1099元的OJJ品牌智能鎖一經發布便在智能鎖市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智能鎖價格戰就此開打,低價風潮興起。無論是為了在千鎖大戰中爭得C位,還是想要快速走量,這些玩家都憑借著低價策略對智能鎖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智能鎖想要走向普及,小編認為這場價格戰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智能鎖作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防線,質量是否過硬永遠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雖然低價更容易俘獲消費者,但是以犧牲產品品質為基礎,則可能是自損口碑、自取滅亡。
2、生死存亡的大洗牌
2019年一開年,行業內便爆出曾經的網紅品牌掌門之星已經退出智能鎖市場的舞臺,優點科技總經理孟勤海在被媒體采訪時也直言“2019年,智能門鎖市場將面臨第一場洗牌”,剛走過概念普及階段,市場還未成熟,便已經有不少玩家黯然離場,這對于那些想要在智能鎖這片藍海中掘金的企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還未分得一杯羹,便慘遭淘汰,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于那些品牌不夠響、技術不夠強的企業來說,確實是舉步維艱。
智能鎖市場大洗牌會將一些企業淘汰出局,對于智能鎖廠商而言,第一輪考驗已然到來,而這些考驗會具體到智能鎖產品研發、銷售渠道、供應鏈、售后服務等方方面面。對于目前品牌眾多,亂象頻出的智能鎖行業來說,2019年這場大洗牌或許是讓市場走向有序的第一步。
3、頭部企業逐漸誕生
1500家企業涉足智能鎖領域,品牌多達3500個,不過,頭部品牌仍尚未形成,所以依舊有很多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眼紅這塊大蛋糕,欣然入場。
以凱迪仕、德施曼為代表的傳統門鎖企業,憑借著在門鎖領域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實現向智能鎖領域的完美轉型,小米、360等互聯網企業緊跟智能家居風口,自然也要搶先一步布局,此外,行業內還誕生了一大批新興智能門鎖企業,雖然出身不同,但是在這場博弈中,各個陣營都有標桿性企業誕生,而頭部效應也將在一輪輪PK中不斷顯現。
小編認為,在智能鎖行業走向普及之前,頭部企業誕生將是必經之路上的第三個階段。當然,在智能鎖市場爆發之前,各大智能鎖廠商還需苦練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