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的加劇最終會導致優勝劣汰的形勢更加明顯,陶瓷市場上品牌不斷增多,品牌紛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而面對當下低迷的市場大環境,大部分的陶瓷企業也都在努力尋找轉型升級之路。根據目前的市場形勢,企業要轉型并非一時之事,一般來說,一個產品有3-5年的生命期,隨后便開始走下坡路,因此企業不能單單只靠一個產品存活下來。但是根據經驗,未來只有具有絕對競爭優勢和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當下,陶瓷行業風起云涌,品牌信任嚴重缺失,同質化無序化競爭加速,行業喪失健康發展的空間與“養料”。因此,中國陶瓷品牌未來只有兩類企業能獲得長久。
一、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企業
這類企業在行業當中,掌握高端的研發技術,擁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且這種競爭力是其他企業所無法匹敵的。比如蘋果的系列手機,從配置、設計、觸感等方面幾乎“獨占鰲頭”;又如家電行業的格力,多年的專注與投入造就了業界的好口碑,其產品使用多年性能依舊如初,可謂是將產品做到極致的典型代表。
二、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企業
這類企業善于學習并能做到持之以恒,不斷吸收新穎的理念,在行業的某一領域如產品或者服務等方面“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早期的海爾,秉持“隨叫隨到?到了就好?創造感動?信息增值”的宗旨,真正做到“產品是有形的服務,服務是無形的產品”。
未來的陶衛行業一定是回歸到制造業的本質:產品與服務。產品是衛浴企業的生命,服務是衛浴企業延續生命的武器。只有把產品做好,把服務隊伍培訓好的衛浴企業,才能獲得笑到最后的“入門券”。
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是動態的,一成不變的企業很難在動蕩的市場中尋得生機。因此除了硬實力之外,軟實力---不斷的學習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對于想要走向更大世界的陶瓷企業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