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涂裝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水性漆、藝術涂料正異軍突起,成為市場香餑餑,而傳統的壁紙、硅藻泥正江河日下,漸漸成為市場“棄兒”。近日記者走訪湖南省涂裝市場,感受最大的就是變化,眾多做涂料、壁紙、硅藻泥的經銷商同樣是代理同一品類,有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而有的卻舉步維艱,記者通過跟他們的溝通,可以明顯從他們的思想和認知中分辨出造成差距的原因。
湖南省涂裝市場變化大 藝術涂料興起硅藻泥成“棄兒”(圖片來源于網絡)
產品缺乏賣點 市場難接受
記者走訪多地的市場,在各個區域都有碰到企業和經銷商的年初招商會。很多經銷商朋友都反映稱:招商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很多產品的“賣點”不清晰,包裝跟風,概念混淆。先舉兩個“栗子”:
概念跟風:近幾年國家出臺很多政策作為“推手”,一下子把“水漆”推到了風口浪尖。看到這個“熱門賣點”,各個涂料企業接二連三的開發“水性涂料產品”。現在哪個店面如果沒有一兩款水漆,都不好意思和消費者打招呼。而有些硅藻泥廠家也想分一杯羹,打出了“水性硅藻泥”、“水性硅藻乳”等概念。但記者想說,“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可能全部安全達到對岸,總有一些人會掉下去的”。
包裝跟風:在日用品消費時,很多人應該都遇到過“康師傅”變成“康帥傅”,“綠箭”變成“神劍”的山寨情況。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諸多涂料品牌也玩起了此類山寨。山寨品牌與知名品牌的名稱就一字之差,包裝一模一樣,甚至連推廣說辭都一樣的情況大行其道,卻無人監管。由此來看,各大企業的“容忍度”是無限的。
事實上,每一個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幾款爆款和超級單品,比如立邦的凈味120系列、五合一系列都是很經典案例。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缺乏超級單品、爆款思維,就無法讓品牌走的更遠。因為行業發展至今,面對一個全新的新品,經銷商不會再被所謂的大趨勢蒙蔽雙眼,也不會被廠家華麗的說辭所迷惑。他們會清晰地分析自己代理這個新品可獲利的空間有多大、全年預計完成銷售額能夠獲得多少利潤、現有的渠道能夠完成多少銷量、未來新開發的渠道能有多大的增量空間等等問題,從而綜合評估一個新品的利益所在。
如果沒有這些考慮,就隨便代理產品,讓產品進入市場的話,一旦消費者不認可,對經銷商來說就是“災難”。因此,產品再好經銷商也不會輕易為廠家開發的新產品買單,在他們看來,新產品可以少賺點錢,但不能不賺錢,無論什么產品,只要不賺錢就不是好產品,會被市場自然淘汰的。
所以,只有通過真正洞察消費者的需求,觸摸消費者的脈搏,提煉出消費者的“痛點”,并根據“痛點”生產出的產品,才能經受市場的考驗而存活。而消費群體的痛點,就是經銷商通過產品解決消費者在某些環境下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是物質的,也可能是精神的。比如產品的耐臟、耐擦洗性是物質的需求;涂料的環保、裝飾功能是一種精神的需求——不是為了單調的裝修,而是可以使家居環境更有情感。據此來全面挖掘產品的賣點,事半功倍。
做好產品賣點的定位之后,就要進行產品推廣了,而推廣的方法決定著產品占領市場的速度和效率。記者在市場走訪過程中,發現經銷商慣用而且有效的推廣方式主要有三大類:
1、終端媒體化布置:把終端當作一個傳播的媒體來做,把產品的形象和消費者的“買點”清晰、系統的傳達出去,比如通過LED屏廣告、戶外廣告牌宣傳的形式傳達信息等。
2、場景重現的推廣:場景重現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快的接受產品,比如很多經銷商在建材市場、小區門口進行路演,在終端不斷的去進行涂、刷等演示行為,讓消費者不斷的有機會接觸涂料產品等。
3、互動傳播推廣:無論是通過線上的活動還是線下的活動,讓消費者積極的參與是品牌快速推廣的關鍵。比如消費者進行分享就能領取紅包、禮品等。分享越多優惠越多,要想讓消費者參與,就要讓活動和他們有關系。
其中,與消費者互動推廣是最易于和消費者建立關系,效果也最明顯的方式。有些經銷商朋友非常重視從消費者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提供給消費者相對應的服務,從而獲得更多成交的機會;而有些經銷商仍然老一套,依然老套路、老思維,生意不好還總抱怨說生意不好做,殊不知顧客不在你店里,卻可能是在別人店里。現在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前些年的忽悠套路早已沒有市場,因此,更多的銷售套路必須回歸到消費者思維上。
而只有涂料回歸到營銷的本質,企業和經銷商開始關注產品本身,打造真正有實力的爆款,才能讓品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像晨陽水漆,因專注一個“水”字,只用了兩年時間,就讓代理門店在整個湖南地區(有些城市已經開拓到了鄉鎮)遍地開花;而“數碼彩”因色彩方面的優勢,在湖南市場上收獲了良好的口碑,雖說目前的銷量還不如華潤、立邦、嘉寶莉等品牌,但客戶忠誠度和轉介紹率卻非常高。
藝術涂料興起 硅藻泥慢慢被棄
墻紙、壁布等墻面裝飾材料由于在理化性能等方面存在著很多不足,經不起時間考驗,市場正逐漸萎縮;而傳統的乳膠漆因色彩單調,無圖案選擇,已面臨市場推廣難題。隨著傳統涂料市場進入靠走量,當一個搬運工的“微利”時代,為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涂料企業和經銷商不得在轉型中尋求新的賣點,藝術涂料因此成為了涂料廠商賺錢的下一個“藍海”。
近兩年,各大涂料廠商都推出了藝術涂料產品,嘉寶莉的藝術質彩涂料館、巴德士藝術涂料館等相繼在各地開業,使得原本小眾的藝術涂料,開始變得大眾化,整個產業鏈也隨之產生變化。很多經銷商向記者反映,從去年開始湖南各地都相繼開了不少藝術涂料館,包括很多縣級市場。而在市場上,藝術涂料的價格從200 -1000元/平方米不等,價格是普通涂料的好幾倍。但因為藝術涂料在色彩的多樣搭配、新穎的裝飾風格及不同尋常的裝飾效果等方面的突出優勢,仍然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藝術涂料裝點墻面。
因此,藝術涂料不僅搶了乳膠漆的市場,更是侵入了硅藻泥和藝術壁紙占據的市場。記者本次走訪湖南市場時發現,經營硅藻泥的專賣店數量減少了很多。湘鄉市在前年有十多家硅藻泥店,現在只有三家店面;衡陽地區的常寧市更是在今年連續關了5家硅藻泥店。雖然也有少部分城市的硅藻泥店面是上升的趨勢,但不斷有店面關閉的情況卻在湖南的很多城市時刻發生著。
在記者對這種現象的調研中,很多經銷商以及從事裝修行業的設計師朋友對硅藻泥的看法都是,產品“一般”或者“還可以”。也有少部分人表示,硅藻泥宣傳浮夸,根本沒有那樣的效果,但往往可能正是這少部分人影響了整個市場,不得不說硅藻泥產品正在進入市場萎縮期。
記者走訪市場5個年頭,算是見證了硅藻泥市場的整個興衰榮辱史,感覺硅藻泥市場完全是被“作死”的。由于沒有相關標準和政策、沒有技術含量、進入行業門檻低,幾年粗放式的發展,硅藻泥企業從2014年的300多家,暴增到現在的上千家。有些根本就不是企業,而是一個小作坊。只不過使用普通膩子粉或類似產品冒充硅藻泥,注冊一個品牌,進行一下包裝,就成了“十大品牌”。也有的通過混淆概念、夸大其詞等手段,將技術不成熟,甚至存在嚴重質量缺陷的硅藻泥包裝成“最新技術”產品,然后投放市場,用來欺騙不明真相的經銷商和消費者。
而在市場上,硅藻泥之間互黑的言論也不少,甚至記者還看到過不同品牌的硅藻泥經銷商相互詆毀的——“我們的產品是堿性的,不傷手,某某品牌的產品是酸性,不環保”等等諸如此類。最后傳來傳去,傳到消費者耳中,消費者干脆誰也不信,選擇了其他裝修產品。實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隨著水漆、藝術涂料的走俏市場,傳統硅藻泥除了繼續打環保牌,在裝飾性能上已經很難有提升的空間,并且由于藝術涂料與硅藻泥的施工、效果有部分相似性,而產品綜合性能又優于硅藻泥,于是就有部分經銷商開始逐漸加入到藝術涂料的經營行列,這也就造就了硅藻泥在部分城市的關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