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的戰爭場面,恢弘雄壯,讓我們過目難忘。對于藝術涂料行業而言,雖然沒有兵戎相見的場面,其實也存在著激烈的行業競爭。那么藝術涂料行業的“大戰”有那些主要方面呢?
價格戰
價格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企業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不能自拔。同行之間互相壓價、排擠 、挖墻腳、這些擾亂市場規則和秩序的行為 ,從來都是無時無刻存在,而且也是無法避免的。
例如A企業跟B企業拼價格,一個比一個賣力,都以為搶占了市場,就搶占了生存權,圈住了客戶,就圈住了利潤,兩家死拼價格戰,最后A拼不過B倒閉了。反觀B企業由于為了壓過A,不計后果的降價,最后入不敷出,員工工資發不起,資金鏈斷裂,最后也倒閉了。
如此惡性循環只能是兩敗俱傷,產品越來越次 ,質量越來越沒有保障,受傷害的只能是供求雙方。
設計抄襲 維權大戰
關于藝術涂料的抄襲的案例,在此就不再一一舉例了,各位行業內的朋友也早有耳聞。對于藝術涂料的生產,從產品的第一步“設計”開始,一些企業鮮少真正投入成本去培養、壯大設計團隊。
在這種情況下,你拿不出好的設計,看見人家的藝術涂料賣的很好,于是抄襲就不可避免,藝術涂料展會上撞臉的案例就是最好的揭示。
長遠來看,這樣抄襲而來的產品設計不具備強硬的競爭力,且有不少企業習慣于抄襲別人的現有成品,“拿來主義”練得“如火純青”。在設計逐漸成為核心競爭力,維權逐漸得到重視的情況下,這樣的模式必將承受被淘汰的結局。
資本之戰 擴張兼并猶如戰場
隨著藝術涂料市場的需求端口逐漸趨向個性化,多元化,單一品類的藝術涂料在未來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于年輕人而言,希望拎包入住的同時還符合自己個性需求。于是,大家居或將統治未來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