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家具的用材類型廣泛,以木材中的硬木為主。明清家具的用材講究,以黃花梨、紫檀 、雞翅木、鐵力木、櫸木為多;清以紫檀木為最上乘用料,紅木 、雞翅木、鐵力木亦有,黃花梨因其珍貴相對要少,櫸木、榆木、柞榛、核桃木民間使用最為廣泛。中國古典家具的十種常用木材都有哪些呢?下面跟隨著名古典家具品牌的筆者一起看看。
黃花梨
又稱降香黃檀,主要產于中國海南省,屬豆科植物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要材料。黃花梨木質堅實,顏色從淺黃到紫赤,色澤鮮艷,紋理清晰,有香味,鋸解時,芬芳四溢。其顯著特點是花紋面上有鬼臉,即樹結子為最佳,花粗色淡者為低。另一特點是其心材和邊材差異很大,其心材紅褐至深紅褐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其邊材灰黃褐或淺黃褐色。
紫檀木
紫檀木產自印度、菲律賓、廣東、馬來半島、泰國,屬常綠亞喬木,是我國自古以來認為最貴重的木材。紫檀材質致密堅硬,入水即沉,心材鮮紅色或橘紅色,久露空氣后變紫紅褐色條紋,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有芳香,同時也是名貴的藥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發還有療傷的功效。紫檀在各種硬木中質地最堅,份量最重,除多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幾乎看不見紋理。不及黃花梨那樣華美,但靜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擬的。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能連成線。這是鑒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
酸枝木
酸枝木,與黃花梨同屬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亞科黃檀屬,產于印度、泰國、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硬木,在清中期后被廣泛使用,是珍貴樹種之一。
酸枝木材色一般呈深紅色,具深色條紋,木材本色比較一致。如產于越南、老撾的交趾黃檀即多呈紅褐色、深褐色、黑褐色等條紋,而闊葉黃檀則呈深紫色褐色或深紫紅色中帶紫色或黑色條紋。不管家具的年代多久遠,其寬窄不一的深色條紋是老紅木不滅的印記。酸枝木一般帶有醋酸味,特別是新剖面。其手感不如紫檀溫潤如玉,但也十分細膩。
楠木
楠木色澤淡雅勻整,伸縮性小,容易操作而耐久穩定,是非硬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種。明及清前期家具除有整體用楠木者外,常與幾種硬性木材配合使用。
楠木有三種: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也很美觀;二是金絲楠,木紋里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三是水楠,木質較軟,多用其制作家具。
楠木屬樟科,種類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前者為常綠大喬木,產于四川雅安、灌縣一帶;后者別名金絲楠,產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蘇南部。楠木的色澤淡雅勻稱,伸縮變形小,易加工,耐腐朽,是軟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種。
雞翅木
雞翅木為崖豆屬和鐵刀木屬樹種,產于中國的廣東、廣西、云南、福建以及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
雞翅木木質有的白質黑章,有的色分黃紫,斜鋸木紋呈細花云狀,酷似雞翅膀。其肌理細密,紫褐色深淺相間成文,尤其是縱切面織細浮動,具有禽鳥頸翅那種燦烊閃耀的光輝。特別是縱切面,木紋纖細浮動,變化無窮,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圖案。木質紋理又獨具特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優美艷麗的韻味為世人所珍愛。
櫸木
櫸木在北方又叫南榆,櫸木木質堅硬,有很美麗的大花紋,層層重疊如山,在明清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
櫸木屬榆種,產于江、浙等地,木材堅致,色澤兼美,用途極廣,頗為貴重,其老齡木材帶赤色故名“血櫸”。又叫紅櫸。櫸木有很美麗的大花紋,如山戀重疊,稱之為“寶塔紋”,它比一般木材堅實,但不能算是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重要位置。
鐵力木
鐵力木樹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徑達丈許, 是幾種硬木樹種中長得最高大、價值又較低廉的一種。鐵力木質堅而沉重,心材淡紅色,髓線細美,用其制作家具,經久耐用。
鐵力木,或作“鐵梨木”、“鐵栗木”,在幾種硬木樹種中長得最高大。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具用它做成,有時以之用在家具后背土, 作屜板及抽屜內部等。它有時有花紋,似木而較粗,鐵力木是較大的常綠喬木,樹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徑達丈余。原產東印度,我國兩廣皆有分布。
楸木資源極少,民間極少有機會使用。多用于制作高檔樂器和軍工用品(如槍托),實為珍貴優質的家具用材
榆木
榆木亦稱“白榆”,廣布性樹種,產于我國的平原地區,紋理直,花紋較大,結構稍粗,棕眼顯著,質地較軟,歸為柴木或叫軟木類。易于加工和雕刻。榆木以張家口一帶和山東境內黃河兩岸的為最佳。山西、山東、河北、京津等地民間家具以此木為主。
柏木
柏木屬柏科,古有"悅柏"之稱,有扁柏、側柏、羅漢柏等多種。我國民間慣將柏樹分為南柏和北柏兩類,南柏質地優于北柏。其色橙黃,肌理細密勻稱,質地細密,比較耐水,多疤節,有香味,也是一種藥材。其性不撟不裂,耐腐朽,適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較名貴的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