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在工廠流水線生產預制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具有可拆卸、可移動的特性。因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預制部品部件精度高,所以建造速度快,建設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勞動力并可提高建筑質量。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建造方式的變革。
全面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我國建筑業的重大戰略抉擇。
裝配式建筑的三種結構體系
第一種:裝配式輕鋼結構
裝配式混輕鋼結構是指由預制輕鋼構件或部件裝配、連接而成的輕鋼龍骨結構。采用裝配式輕鋼結構,具有工業化水平高、建造速度快、施工質量佳、減少工地揚塵和減少建筑垃圾等優點,可提高建筑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有效實現“四節一環保”的綠色發展要求。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第二種:裝配式重鋼結構
鋼結構是天然的裝配式結構,但并非所有的鋼結構建筑均是裝配式建筑。必須具備鋼結構、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和內裝系統做到和諧統一,才能算得上是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重鋼結構主要在高層、超高層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鋼—混凝土混合結構,使鋼材和混凝土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材料效能。
第三種:裝配式輕鋼(木)結構
輕型鋼結構主要有 3 種建筑結構形式:輕型門式鋼架房屋鋼結構、冷彎薄壁型鋼鋼結構、鋼管結構。20 世紀 80 年代后,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倉庫、辦公室、工業廠房、體育設施等。已現在的技術體系,隨著輕鋼技術的不斷成熟,現如今已經加大了輕鋼建設的應用范圍,很多娛樂場所,安置房,酒店,賓館,***,新農村建設等等低于6層的建筑都用上了輕鋼建筑,如果要建筑高層的話需要經過特殊處理。
裝配式建筑最大的優點是縮短了現場施工的時間、安全有保障、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對工期比傳統建筑有可預測性,制造和現場施工可以同時進行。
輕鋼結構建筑發展概況
我國鋼結構住宅起步較晚,改革開放后,從國外引進了一些低層和多層鋼結構住宅,才有了學習與借鑒的機會。1986年意大利鋼鐵公司和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合作介紹一種低層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Bsis,并在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院內建造一棟二層鋼結構住宅樣板房;1988年日本積水株式會社贈送上海同濟大學二棟鋼結構住宅(二層),建在同濟新村中;90年代個別國外公司為推廣其產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多層鋼結構辦公、住宅樓。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高層建筑的增多,我國鋼結構發展十分迅速,鋼結構住宅作為一種綠色環保建筑,已被建設部列為重點推廣項目。特別是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推進,應用鋼結構住宅,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廣項目。
目前,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筑在國內已經有很多的應用,旅游風景區、新農村、部隊營房、度假村、民宿、自駕車房車露營地等建設廣泛使用。
國家密集發文支持當前倡導綠色建筑的推廣,其節能環保,循環利用以及住宅產業化、工業化的特性為輕鋼結構的發展帶來了噴井式發展的契機。
目前我國住宅鋼結構占比不超過5%,與國外發達國家幾乎超過50%相比,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住宅鋼結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市場預測報告,未來鋼結構有望撬動萬億元綠色建筑市場,所以前景廣闊。